夜遊淡水河即事/張迺西 

 

無邊景色豁心胸。月自團圓水自溶。

大士星搖山欲動。淡江風靜膝堪容。

納凉灯爛分双道。避暑人堆列幾重。

絕好盤桓饒雅興。沾襟不覺露華濃。

 

我非常喜歡這首詩讀來有一股豁達開朗並帶著些許涼意的輕鬆感覺。它是首七言律詩,在述說淡水河的夜景之美,令人流連忘返、過目不忘。

 

現今的淡水河,最有名的就是水鳥與老街。它位於台灣北部,是台灣第三長、也是第三大的河流;另外,淡水河是台灣少數以「河」為名的河川。

 

說到淡水河,就不能不提到它的水質,經濟起飛帶來的重工業工廠、廢水的排放等,使得水鳥、魚兒的生態受到大大的威脅,不時都會看到報導淡水河水質髒亂導致魚類死亡的新聞,所以近年來政府致力整治,希望還給淡水居民更好的環境。現在水質雖然已漸漸獲得改善,但仍然有中度污染的程度。

 

從許多古詩中可以了解到以前的淡水河擁有交通運輸的功能,但其實現今的淡水河航道淤塞已幾乎無航運功能,僅有昔日的幾個渡船口留存至今。

 

說到淡水河就讓人想到關渡大橋,我的家鄉是在金門,後來到台灣後雖在許多城市工作過,但最後定居成家的地方是北投。
以前常常開車帶著小孩前往淡水的關渡玩,去關渡宮拜拜、在關渡平原看稻田,也曾在關渡大橋上拍下美麗的回憶照片。
而淡水河的水筆仔和水鳥、沼潮蟹更是帶小孩去做戶外教學的好去處。

 

最喜歡這首詩中的這兩句


「納凉灯爛分双道。避暑人堆列幾重。
絕好盤桓饒雅興。沾襟不覺露華濃。」


欣賞美景總是讓人容易忘記時間的流逝,在如此明月當空、河面微波盪漾的春江花月夜,相信每個人都一定會忍不住駐足片刻、休憩,享受豁然開朗的心情。

 

其實現在的淡水河也是許多年經人的夜遊之地,在涼爽的夏天、三五成群的好友們一起騎著機車上陽明山看夜景是大家學生時期的難忘回憶吧。

 

在淡水渡船頭去對面的八里喝杯咖啡、情人們的聖地漁人碼頭、美味的海產,還有淡水老街,有好多可以的逛的地方…隨著時代的進步,越來越多人看到淡水河的美與熱鬧。

 

但我還是最愛那單純的古早記憶中的老淡水。

 

題解:
本詩為七言律詩,載於《詩報》92期,1934年11月1日。淡水河的發展,從一開始的交通運輸功能、提供提供農業與民生用水、漁業資源、電力來源,到利用河濱地作為休閒、遊憩之用,讓人們可以享受自然山水之樂趣,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日治時期淡水河不僅是龍舟競渡與燃放煙火的絕佳地點,同時也是納涼聖地,特別是艋舺大溪口一帶的港埔,因地崖岸稍高,外臨大港,清風澹蕩,日人遂因勢利用,架設竹棚,連接小屋作為賣冰之所。棚上周圍遍掛燈籠,入夜時燈光簇簇,宛如明星燦爛。伴隨著冰棚,周邊商人廣設釣魚池、跑馬場、擊球、射的所,宛如當今的夜市般,熱鬧非凡。而水面上遊船爭逐,櫓聲咿啞,明月當空,微波盪漾,時人擬之為春江花月夜。本詩所描寫即為當時淡水河的夜景,令人流連忘返。

 

作者:
張迺西

 

作者簡介:
張迺西(1916-?),宜蘭人,本名天眷,又名天春,號迺西,以號行,張鏡光(1854-1932)三子。鏡光為舉人李望洋之女婿,曾於鄉里設帳授學,創設吟香社,致力教育垂六十載,桃李幾遍北部,迺西與兄張黃曾(佐臣,1909-1998)在父親張鏡光教導下,致力於蘭地文教傳承。迺西曾參與仰山吟社,任省立蘭陽女子中學、宜蘭高級中學教師,為已故宜蘭縣長陳定南之恩師。書法蒼勁,著有《愛吾盧吟草》。

 

注釋:
1. 大士:指觀音山。
2. 膝堪容:指僅容兩膝,形容地方狹小。
3. 納凉灯爛分双道:指河邊納涼冰棚五步一燈十步一火,燈火通明,光輝如晝。
4. 避暑人堆列幾重:指來此地避暑納涼之人眾多。
5. 盤桓:徘徊;逗留。
6. 露華濃:指夜深露重,幾許涼意。

 

延伸閱讀:
1. 林梅圃〈淡江即景〉,《鷗社藝苑三集[1954]》。
2. 劉時燠〈遊淡水河〉,《風月報》62期,1938年4月15日。
3. 新井堇陵〈淡水河即事〉,《漢文臺灣日日新報》,1908年7月10日。
(余美玲)

資料引用  愛詩網 臺灣古典詩主題詩選資料庫http://ipoem.nmtl.gov.tw/files/15-1000-1341,c237-1.php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福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